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
手足口病一般好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。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都会发热,并在手脚、口腔、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,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咽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大部分患者可于2周内痊愈。
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分布和形态有一定特点,识别度高。而隐性感染或不典型手足口病则容易漏诊,比如皮疹可蔓延至四肢关节,不局限于手、足、口等部位,皮疹呈丘疹、斑丘疹样、大疱样改变,有时可见瘀点、瘀斑。
手足口病的新特点
从临床接诊手足口病患者的情况来看,近期的手足口病患者有一些新的特点。
首先,过去5岁以内儿童为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,而今年秋冬以来,5岁以上手足口病感染者数量增加,甚至还出现了很多一家人同时患病的病例。
其次,近10年手足口病呈持续低水平流行,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(CoxA16)和肠道病毒71(EV71)为优势毒株,感染后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分布在手脚、口腔、臀部等部位,识别度高。而入秋以来,临床发现皮疹形态不典型的手足口病病例增加,丘疹样皮疹更多见,这可能和感染其他肠道病毒有关。
识别不典型手足口病的挑战
口腔疱疹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提示意义,但部分不典型的手足口病例可以仅表现为皮疹,不伴口腔疱疹;或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,不伴皮疹;某些特定类型的肠道病毒感染后还会出现大疱样皮疹改变。肠道病毒核酸或者抗原检测对明确病原有帮助,但检测存在假阴性的可能,检测阴性并不能排除手足口病。
关于手足口病的误区
与水痘不同,手足口病并非只得一次就能获得长久的免疫。感染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较多,得一次仅能对该病毒亚型产生一段时间的免疫力,因缺乏交叉抗原,接触另外一种肠道病毒可能再次感染手足口病。少数的患儿会重复感染手足口病,重复感染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,并且多于首次患病后2年内发生。
上一条:“小黄人”的福音来啦!星晨妇儿医院新生儿科开设日间蓝光治疗
下一条:2024徐马时间定了,这份“跑马”备战指南你值得拥有! |
返回列表 |